对于一个作曲家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举办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6月19日,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龙声华韵》——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常平作品专场音乐会。70后作曲家常平在此享受属于他的那份荣光。
众所周知,《龙声华韵》是国交近年来推广中国作曲家、中国作品的品牌音乐会。与该系列里以往的大师相比,常平是绝对的年轻力量。国交为什么要为这位70后作曲家举办专场音乐会?团长关峡面对质疑倒是显得颇为淡定:“国交一直说自己致力于传播中国的民族交响乐,这不是空话。前辈的音乐要传承,小辈的音乐我们也要推广。我们给年轻的作曲家一个平台,让观众和时间去检验他们,也许今天的小辈也能成为明天的大师。”
“音乐有真诚”
见到常平是在国交的排练厅,演出前一周,常平全天驻扎在此,重视之余也可以看得出些许紧张。这位北京出生、东北生长的作曲家坦言,自己很难描述自己的个性,遵从内心的声音,是他一直坚守的。
常平生长在一个音乐大家庭,家里很多人都从事音乐工作,从小耳濡目染自不用说。五岁时,父亲用笛子吹了一段熟悉的旋律,常平第一次被音乐迷住。小学时,父亲用钢琴弹奏了一段《铁臂阿童木》的主题音乐,常平称自己一下被音乐击中。“从此之后,注定要跟音乐结缘了。”常平说在那个年代,1元一盘的宝丽金磁带,他不知道买了多少,“省吃俭用只为它。”
因为喜欢贝多芬,常平觉得贝多芬对他的影响特别大。“这种影响是无形的,有指引、有触动。”常平初中开始学习作曲,大家都觉得学作曲很苦、很难,常平却丝毫没有这种感觉。有一次,常平写了一段旋律,拿给家里人听,大家都说很难听。但他自己却满意极了,觉得很美。“我的音乐里有真诚和纯真。”直到现在,常平也不觉得这段旋律难听。
作品判断性格
常平总说“乐如其人”,他可以通过作品判断作曲家的性格,“作品中或流露或隐藏的才是性格的本真。”在常平看来,时间只能改变技术,却无法改变内核。
本次音乐会,首次呈现常平的交响协奏曲《东方水墨》,这部大型交响套曲由四部协奏曲组成,包括古筝协奏曲《风定云墨》、二胡协奏曲《天香》、琵琶协奏曲《墨章》以及笛子协奏曲《蓝莲花》。从2005年创作《风定云墨》开始,到2015年完成《墨章》,历时十年。
“十年,一点都不长。”常平说,对于《东方水墨》这部作品,他自己制定的时间结点是这辈子能写完就行。“没想到十年,就能公演,还是由国交来演奏。”除了国交,当晚担当独奏的吉炜、于红梅、张强、袁非凡,个个都是当今民乐界的翘楚。谈到这,常平反复念叨着“幸运”和“感谢”。
常平钟情于民乐,在他看来,推动民乐,作品是第一推动力。2006年,30出头的常平,用十天一气呵成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乐队协奏曲》获得“文华奖”。除此之外,常平告诉记者:“多年的创作经历,在我心里印证了一个道理:致力于本国音乐的发展,一定会被全世界所尊重,而对本国音乐发展的推进,第一动力就是创作。”
常平在创作中一直思考民族精神问题,到底什么是民族精神,反映在作品中应该是什么特征?常平说,他着重寻找的是一种文人气质的表达。这种表达当然只能通过音响。具有文人气质的音响从音色、旋法和节奏等几个重点要素来表现。如果说常平作品中的个人风格鲜明的话,那么特征鲜明除了指他在运用音响方面的现代概念与传统的主题乐思相结合之外,至少肯定应该包括他的作品中所洋溢的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这种特点又进一步融入音响的概念中。
常平坦言,此次音乐会的作品在如今浩如烟海的创作大潮中不过沧海一粟,但能尽一已微薄之力,仍备感荣幸。
永远是学生
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在学生眼中,常平是个能跟他们喝酒、聊天的好老师。学生的迷惑经常被常平三两句话就点开了。在常平看来,学生永远是学生,不论学生多么成功,都是对老师水平的佐证。作为老师,除了技术,常平更愿意教学生开阔的思维方式。“作品的成功之处还是在于人。要能看到、会分析别人的成功之处,自己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常平坦言,对于音乐创作而言,技术固然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精神依托。创作的源泉除了技术还要有生活阅历。常平说他自己的创作过程,经常是向前看很迷茫,等走过之后回头看却异常清晰。
常平是位高产的作曲家,他说自己其实并不勤奋,也是拖延症患者。闲暇时,常平喜欢旅游、喜欢骑马,在享受这些爱好的过程同样是学习的过程。在常平看来,跟音乐关系密切的是人的品味,而提升品味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
对于一个已经成熟的作曲家来说,形式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好音乐。常平正在做,未来的路还很长,每一位艺术家都是需要成长的。